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以下是该词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欲共伊偎凭,奈向兰麝余香,怎消得、新愁旧绪。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驻马听潮声,看潮落潮生,几番风雨,长亭旧恨,忍把归期觑,换尽天涯芳草色,留作相思处,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永远住在一起,哪里料到小别之后,却换来如今的别离愁绪,早知如此,悔当初不把他的马锁住,真想和他一起倚靠雕花窗棂,无奈,在兰花、麝香散去的香气里,怎能消除得掉新添的旧愁与旧愁绪。
就算有空有锋利的并州剪刀,也剪不断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停住马儿听着潮水的声音,看着潮水的涨落,经受了多少次风风雨雨,长亭的离别之恨,让人不忍心去看那归来的日期,换遍了天涯荒草的颜色,把它们留下来作为相思的凭据,就让我们手牵手留恋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把这美好的时光留作相思的见证。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与爱人离别后相思之苦的深切感受,词中通过回忆初次相遇的美好情景,与现在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的悔恨与无奈,通过描绘离别后的景象和心情,进一步渲染了相思之苦,最后以“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作结,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相思之情的执着。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柳永对爱情的执着与相思之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并刀难剪离愁千缕”、“看潮落潮生,几番风雨”等,既形象地表达了离愁的难以割舍,又巧妙地烘托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词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柳永在离别爱人后所写,柳永一生漂泊不定,多次离别爱人,这种离别之痛在他的词作中多有体现,这首词通过回忆与爱人相遇的美好时光和离别后的相思之苦,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反映了柳永作为一位漂泊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