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鼎(1085年-1147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赵鼎,字元镇,南宋著名政治家、词人,他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后在南宋朝廷中担任要职,曾任宰相,赵鼎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但因与秦桧等奸臣政见不合,最终被贬至偏远之地,忧愤而死,其词风清新自然,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身在异乡,哪里知道时光已经悄然流逝,忽然发现春天已经来到了小桃树的枝头,这天涯海角般凄凉的地方,却让我记起了当年繁华的全盛时期,花儿在风中摇曳生姿,月光如水般流淌,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之中,五彩祥云缭绕,那越溪阆苑,曾是繁华之地,紧邻皇宫禁垣,珠翠璀璨,烟霞缭绕。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凄凉处境的感慨,上片写词人客居异乡,不知岁月流逝,忽见春景而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的繁华盛景,下片则具体描绘了往昔的繁华景象,以越溪阆苑为代表,展现了其紧邻皇宫、珠翠烟霞的盛况。
赏析
这首词以建康(今南京)上元节为背景,通过对比今昔,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当前凄凉处境的无奈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小桃枝”、“水晶宫殿”、“五云飞”等,使得画面感极强,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繁华的时代,词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今昔的强烈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赵鼎被贬至建康期间,当时,赵鼎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秦桧等奸臣,被贬至偏远之地,在上元节这个本应欢庆的节日里,词人却身处异乡,倍感凄凉,他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凄凉处境的感慨,这首词也反映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