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的解释
诗词原文
爪茉莉·秋夜
宋·柳永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念疏狂阻隔天涯,怎知我、此时情绪?梦魂纵有也成虚,奈归来、又隔秦楼路。
窗风暗透,帘影轻摇,烛影独照孤眠,况值这、冷夜疏烟淡月,枉迢迢、空对青荧火,凝眸处,从今更数,几回圆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柳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其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感情真挚,词风婉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一生仕途坎坷,晚年生活潦倒,但其词作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每到秋天来临,心中便增添了许多难以言说的况味,想起自己疏狂不羁,与心爱之人相隔天涯,她怎能知晓我此时的情绪呢?即便梦中相见,也只是虚幻一场,无奈归来时,又隔着那遥远的秦楼之路。
窗外冷风悄悄透入,帘影轻轻摇曳,烛光独自照耀着我孤独的睡眠,更何况这冷清的夜晚,稀疏的烟雾笼罩着淡淡的月光,白白地对着那微弱的灯火空自叹息,凝视着眼前的景象,从今往后,还要经历多少次的月圆月缺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词中“爪茉莉”为词牌名,内容则围绕秋夜的孤独、思念和无奈展开。
赏析
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词中“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一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又表达了词人对秋天的特殊感受。“念疏狂阻隔天涯,怎知我、此时情绪?”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则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词人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仕途不顺、生活潦倒之时,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也反映了柳永作为一位才子词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