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下一句是什么?

4周前 (04-29)诗词赏析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这些词句出自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下一句是什么?

《解语花·上元》

宋·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奈归云难驾,貂裘未暖,便吟愁赋天涯,追念旧游,凭高望断,烟水东涯。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译文

红烛在风中消融,荷灯被露水打湿,华灯初上,互相辉映,月光如水,悄悄洒落在屋瓦上,云儿散去,娇美的嫦娥欲自月宫降临,衣裳多么淡雅,看楚地女子纤细的腰身,轻盈如一把细柳,箫鼓声声,人声鼎沸,满路飘香,麝香四溢。

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姑娘们嬉笑游玩,车水马龙,头戴花钿的佳丽,香帕蒙面的淑女,相逢时,她们身上的香尘随马而去,唉,当年的盛景,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旧情已经衰谢,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我乘着车盖归来,不再跳舞,不再歌唱。

雪花乱飘,飘进了僧舍,密密地洒落在歌楼上,慢慢地迷住了鸳鸯瓦,满地都是白霜,真想乘彩云飞去,但归云难驾,貂裘还未穿暖,便已经吟咏愁赋,漂泊天涯,追忆旧时的游冶,登高望远,只见烟水茫茫,东流无涯。

释义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上片写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的景象,以及楚地女子的美丽与风情;下片则转入对往昔都城放夜(即元宵夜不禁夜)的怀念,以及词人自身的漂泊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风消绛蜡”、“露浥红莲”、“桂华流瓦”等,展现了节日的灯火辉煌与月色的皎洁美丽,词人通过“因念都城放夜”、“追念旧游”等句,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

在情感表达上,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节日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往昔的繁华与现实的衰谢进行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词中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如“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等句,以雪花象征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漂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词人晚年漂泊异乡之时,词人回忆起往昔在都城度过的元宵佳节,繁华热闹、灯火辉煌,而如今却漂泊异乡、孤独无依,词中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愁苦。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