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陆楼望海门。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吴苑
唐·韦应物
楼台烟树中,云水接吴宫。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霜飞叶落秋声动,日暮江寒客思多。
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陆楼望海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楼台与烟树交织的景致中,云雾与水色相接,仿佛连接着古老的吴宫,鸟儿在广阔的草地上自由飞翔,时远时近;人们则随着流水的方向,或东或西地漂泊,秋霜降临,树叶飘落,秋风吹过,带来阵阵声响;日暮时分,江水寒冷,客居他乡的我思绪万千,在旅途的中途,我停下船桨,上岸寻找吴苑的踪迹;向西走去,登上高楼,远望那浩瀚的海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赏吴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苑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楼台烟树中,云水接吴宫”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吴苑的壮丽景色,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则通过鸟儿的飞翔和人们的漂泊,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颈联“霜飞叶落秋声动,日暮江寒客思多”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尾联“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陆楼望海门”则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和心境,他在旅途中停下船桨,上岸寻找吴苑,登上高楼远望海门,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历吴地时所作,吴苑作为古代吴国的皇家园林,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咏,韦应物在游览吴苑时,被其美丽的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