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然纸上成语的释义
跃然纸上是成语,释义为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也指人的表情或内心活动清楚地显露出来。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文字表达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所描述的场景或人物。
1、跃然纸上的拼音:
yuè rán zhǐ shàng
2、跃然纸上的释义:
形容描述的事物或形象生动逼真,仿佛就在纸上跳跃、活动起来,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或强烈的印象。
3、跃然纸上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清代薛雪所著的《一瓢诗话》卷二八:“如此体会,则诗神理趣,真所谓‘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跃然纸上’。”
4、跃然纸上的例句:
他的画作中,那些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仿佛能让人听到山间的风声和水流的潺潺声。
5、跃然纸上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文字、绘画等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动逼真效果。“这幅画中的老虎,威风凛凛,跃然纸上。”
6、跃然纸上的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鲜活的人物和场景。
7、跃然纸上的近义词: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描述的事物或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8、跃然纸上的反义词:
死气沉沉、呆板无趣、平淡无奇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缺乏生气和活力的描述或表现。“这篇文章的描写平淡无奇,毫无跃然纸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