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成语的解释
正人君子成语的摘要: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准则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正直、有道德操守、不偏离正道的人。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的人,是中华文化中对于人格美德的一种肯定。
1、正人君子的拼音: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2、正人君子的释义:
正人君子原指品行端正、行为正直的人,现在有时也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含讥讽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仍保留其正面含义,指那些道德高尚、行为合乎规范的人。
3、正人君子的出处: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材,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惧危,朝不保夕。”意指崔胤喜欢的是那些卑微无能的人,而厌恶的是正直高尚的人,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4、正人君子的例句:
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正人君子。
5、正人君子的成语用法:
正人君子通常作为名词使用,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用以形容或指代那些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正人君子,值得我们学习。”
6、正人君子的示例:
示例一:在古代,许多士大夫都以成为正人君子为目标,他们注重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示例二:在现代社会,虽然诱惑众多,但仍有许多人坚守原则,保持正直,他们是新时代的正人君子。
7、正人君子的近义词:
正人君子的近义词包括“正人”、“君子”、“贤人”、“志士”等,这些词语都含有对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的赞美。
8、正人君子的反义词:
正人君子的反义词可以是“小人”、“奸臣”、“无赖”等,这些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品德低劣、行为不端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人”等词语有时也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在与“正人君子”相对时,它们更多地是表达负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