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的解释
诚惶诚恐的解释为:原指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有时也表示谦恭驯服的样子,多用于书面语。
1、诚惶诚恐的释义:
诚惶诚恐是一个成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诚”表示确实、实在,“惶”指恐惧、惊慌,“恐”也是害怕的意思,整个成语用来表达一种极度恭敬、谨慎且略带恐惧的心理状态。
2、诚惶诚恐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省,材轻任重,夙夜忧惧,诚惶诚恐,上无以报国家之恩,下无以对群吏之非。” 原文表达了杜诗对自己职责重大、时刻担忧无法胜任的惶恐心情。
3、诚惶诚恐的例句:
他在接受皇帝赏赐时,表现得诚惶诚恐,生怕有任何失礼之处。
4、诚惶诚恐的分解解释:
- “诚”字强调了说话者或行动者的内心真实感受,即确实感到惶恐。
- “惶”字描绘了因担心、害怕而产生的惊慌不安的情绪。
- “诚”与“惶”连用,加强了惶恐的程度,表示这种情绪是真实且深刻的。
- “恐”字再次强调了害怕的心理,与“惶”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成语的核心意义。
5、诚惶诚恐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权威、重要任务或重大责任时表现出的极度恭敬和谨慎态度,有时也用于形容因担心犯错而极度不安的心情,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表达一种谦卑和敬畏的情感。
6、诚惶诚恐的示例:
- 他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态度诚惶诚恐,生怕说错一个字。
- 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他感到诚惶诚恐,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7、诚惶诚恐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等,都表示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
反义词: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从容不迫等,表示毫无顾忌、胆大妄为或从容自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