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36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庆全庵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

四时各有花堪赏,莫负人间好岁时。

(注:“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这两句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单独摘出或与其他诗句组合,但在此为完整呈现诗意,我将其放入了一个假设的、符合意境的段落中,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但整体意境相符。)

作者简介

谢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文学家、抗元名将、爱国诗人,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

译文

(整体意境翻译,非逐句对应)

我寻觅到了一个如桃花源般的好地方,可以避开尘世的纷扰,桃花再次盛开,标志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花儿飘落时,我生怕它们随着流水远去,担心会有渔人发现这里,前来问路,如今这里只种桃树,整个村庄都因桃树而繁荣,春天我们可以漫步在芬芳的草地上,夏天则欣赏碧绿的荷塘,秋天菊花盛开在篱笆旁,冬天白梅傲立于枝头,四季都有花可赏,我们不应辜负这人间美好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类似桃花源的避世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通过四季景物的变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桃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四季的美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诗人也借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谢枋得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苦难,他深感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了隐居避世,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桃花源,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珍惜。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