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11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22

关键词“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原文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

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云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草中。

君为明月珠,迢迢挂梧桐。

幽栖莫隐沦,寂寞道为邻。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言构人罪,至令百舌喑。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平交不可忘,久要不可欺。

丈夫贵知己,何必念生平。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所在句)

……

道理说完就闭口不言,洒脱地抛弃世俗的束缚和囚拘。

……

释义

“道尽即闭口”意指当道理已经说尽时,就选择沉默,不再多言;“萧散捐囚拘”则表达了诗人洒脱不羁,不受世俗礼法和拘束的性格特点。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友人韦侍御黄裳的赠诗,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道理的深刻领悟,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洒脱性格,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与韦侍御黄裳的交往有关,韦侍御黄裳是李白的朋友,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赞美韦侍御黄裳的品格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和珍视,诗中也蕴含了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较长,以上译文和赏析仅针对了部分内容和关键词进行了阐述,未能全面覆盖整首诗的内容,如需更全面的理解,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