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24

关键词“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朝代:现代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今天更显得雄姿英发,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慷慨激昂,令人心潮澎湃,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释义

首联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南京突然遭受了革命风雨的袭击,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地势优异的南京城,今天的局面比往昔更加壮阔,天地间沧桑巨变,慷慨而激昂,应该趁此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大自然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此诗首联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雄壮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后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后,人民解放军立即发起渡江战役,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不已,于1949年4月23日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不仅是对南京解放的庆祝,更是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的深刻总结和展望,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豪情壮志和深邃思想。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