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全诗是什么?

11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22

这两个关键词“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中的第一首,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全诗是什么?

无题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常有类似的描写爱情的细腻与隐晦,可能是对李商隐无题诗风格的概括或误记,不过,为了回答此问题,我们仍以此诗为基础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译文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微风相伴,在那画楼西畔的桂堂之东。

我身上没有彩凤那双飞翔的翅膀,但我们的心灵却像灵犀一样相通。

隔着座位玩送钩游戏春酒暖意融融,分组射覆蜡烛泛红酒兴正浓。

可叹呵,听到更鼓我应该去上朝点卯,策马奔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意中人的一次欢会,以及欢会后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昨夜星辰、画楼桂堂、送钩射覆等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以及离别后的孤独和漂泊感。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星辰、风、画楼、桂堂等自然景物和建筑上,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诗人在描绘场景和人物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在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孤独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刻。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李商隐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意中人的欢会和离别,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孤独感,这种情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是相吻合的。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