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下一句是什么?

11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9

关键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近现代)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在风中卷动,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释义

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胜利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英姿,上下两阕相对照,显示了诗人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概和神韵。

赏析

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胜利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英姿,上下两阕相对照,显示了诗人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概和神韵,上下两阕相对照,显示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神韵,抒发了驱除反动势力,实现民族解放的壮志,充满了对革命的无限希望,其写景与议论、抒情自然融合,浑然一体,构成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甘肃南部,随即又率部北进,为争取陕甘苏区和陕北红军的胜利会师、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月初,毛泽东从保安出发,翻越六盘山,当时前方尚有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身后又有敌骑尾随,在上下不到百里的六盘山中间,有一城岭,名六盘山(亦称六盘关),其顶平旷,远望如城,其下有三路可逾六盘岭而下,这就是著名的六盘山三关口,其中有城隍庙、碉堡等工事,为了安全,毛泽东不在三关口休息,而是从三关口左侧,翻越六盘山,当红军踏上六盘山最高峰,毛泽东远望青天,白云悠悠,雁阵南飞,不禁吟出了这首词。

《清平乐·六盘山》不仅是一首描绘壮丽自然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展现领袖风采的史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