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4

关键词“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出自南北朝时期谢朓的《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

南北朝:谢朓

宛洛佳游地,风华天下奇。

芳菲随节改,妍华逐景移。

霜轻流响歇,风急散云飞。

灌木禽初啭,汀兰色未凄。

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思。

落霞映江皋,鸿雁度陇愁。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秋正半,远客在长沙。

作者简介

谢朓(465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永明元年(483年),谢朓“解褐入仕”,为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年),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为文学掌故,进为卫军将军东阁祭酒,转任太子舍人、中书舍人,建武二年(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后任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反,谢朓遭诬陷,下狱而死,谢朓诗风清新秀丽,善于熔铸自然景象入诗,开创山水诗派,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现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译文

宛洛是游览的好地方,风光华美堪称天下奇景。

花草随着季节变换而芬芳,美景随着日光移动而变幻。

霜轻时流水的声音停歇,风急时云彩四散纷飞。

灌木丛中鸟儿开始啼叫,水边的兰花颜色尚未凄迷。

江边的倦游之人啊,傍晚时分心中充满了归家的思绪。

落霞映照着江边的土地,鸿雁飞过山岭带着忧愁。

清晨的田野洁净明亮,仿佛凝聚着晨光的照耀;

宫殿的台阶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得金碧辉煌。

在水边的小洲上采摘白苹,日落时分正是江南的春天。

洞庭湖的秋天已经过半,远方的客人却还在长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宛洛地区的美丽风光,以及诗人在新亭渚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宛洛地区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两句,以清晨的田野和傍晚的宫殿台阶为描写对象,通过“凝”和“带”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晨光和夕阳对自然景物的点缀和美化作用,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能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情感的抒发,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朓与徐都曹一同游览新亭渚时所作的和诗,新亭渚位于建康(今南京)城外,是南朝时期文人墨客常去游览的地方,谢朓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和诗,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谢朓作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