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出自哪首诗?

10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出自哪首诗?

《炼丹诀》

朝代:唐代

作者:吕洞宾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

坎离交媾处,金液满丹林。

作者简介

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以剑法,其后,游历四方,广行善事,传道教真谛,为民除害,深得百姓敬仰,吕洞宾后归宗庐山,不知所终,道教尊其为“吕祖”,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

译文

通过修炼,将水中的火元素提炼出来,进而在阳气的内部烧炼出阴气,在坎(水)与离(火)相交融合的地方,金色的液体(指丹药)充满了炼丹的炉子(丹林)。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道教炼丹的一种境界和过程。“炼就水中火”象征着通过修炼,将内在的水性(阴性)与火性(阳性)调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烧成阳内阴”则进一步说明,在阳气内部烧炼出阴气,实现了阴阳的和谐统一,坎离交媾处,指的是水火相交、阴阳交融的关键点,也是炼丹成功的关键所在,金液满丹林,则形象地描绘了炼丹成功后,金色的丹药充满炼丹炉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道教炼丹的深奥境界,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炼丹的过程和结果生动地呈现出来,诗中充满了道教哲学思想,体现了道教追求阴阳平衡、和谐统一的宗旨,这首诗也展示了吕洞宾作为道教大宗师的深厚修为和卓越智慧。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一生致力于道教的传播和修炼,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修炼过程中,对炼丹境界的一种感悟和总结,通过这首诗,吕洞宾向世人传达了道教炼丹的深奥哲理和修炼方法,同时也展示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理想境界,在唐代,道教盛行,炼丹术作为道教修炼的一种重要方式,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追捧,吕洞宾的这首诗,无疑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修炼思路和启示。

“炼就水中火,烧成阳内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