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解释

10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菩萨蛮·其二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解释

唐·牛峤

玉楼春望情难绝,

谁把鸳鸯两处截?

男女情痴,

不向横塘照影时。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作者简介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学家、词人,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早年曾客游巴蜀,后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后仕后蜀,曾任给事中、吏部尚书等职,以词著名,尤工小令,词风绮丽,语言清隽,与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齐名,有“温牛”之称,其词作多描写男女之情,风格浓艳,对后世词坛有一定影响。

译文

站在玉楼上眺望远方,心中的情思难以断绝,是谁将我们这对鸳鸯分隔两地?男女之间的深情厚意,在不能相互照影的横塘边更显痴缠,黄昏时分,归巢的乌鸦安静了下来,天空中传来号角的声音,话语已经说了很多,但心中的情意还未表达完,回头再次叮嘱道:记得我穿着的绿色罗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怜惜那芳草,因为它们都像我一样对你充满深情。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男女离别时的深情对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上片写离别前的深情凝望和难以割舍的情感,下片则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话,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和千言万语的未尽之意。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女离别时的深情场景,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词人通过“玉楼春望”、“鸳鸯两处截”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下片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等环境描写,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哀愁的氛围,而“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句,则更是将主人公的深情厚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既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不舍,又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牛峤在巴蜀或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期间,对当地风土人情和男女情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在那个时代,离别和相思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咏的主题,而牛峤的这首词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