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下一句是什么?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下一句是什么?

题武侯祠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

蜀道艰难天险设,汉家兴废地灵昭。

三分鼎足今何在,万古云霄一羽毛。

遗庙尚存人已杳,空余山色对潇潇。

作者简介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南宋词人,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通判濠州,知江州、夔州、潭州等地,累官至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喜作词,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壮志难酬之感,著有《可斋杂稿》、《可斋续稿》、《可斋词》等。

译文

武侯祠宇历经战乱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向襄阳的英才豪杰招手,蜀道艰难险阻,是天然设置的屏障;汉朝的兴衰更替,此地灵气昭然,当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如今在哪里?只有万古云霄中留下的一片羽毛(比喻诸葛亮的高洁与不朽),武侯祠庙尚存,但人已逝去,只留下山色在潇潇风雨中相对。

释义

本诗通过对武侯祠(纪念诸葛亮的庙宇)的描绘,表达了对诸葛亮历史功绩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英雄已逝的感慨,诗中“间关在”形容武侯祠历经战乱而存,“招手襄阳几俊豪”则寓意诸葛亮招揽贤才、辅佐刘备的壮举。“蜀道艰难”与“汉家兴废”分别对应了诸葛亮北伐的艰辛与汉朝兴衰的历史背景。“三分鼎足今何在”表达了对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怀念,而“万古云霄一羽毛”则是对诸葛亮高洁品质的赞美。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武侯祠这一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英雄的无限敬仰,首联以武侯祠的“间关在”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颔联通过“蜀道艰难”与“汉家兴废”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在逆境中坚持北伐的英勇与悲壮,颈联以“三分鼎足今何在”的设问,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沉思,而“万古云霄一羽毛”则以象征手法,赞美了诸葛亮的高洁与不朽,尾联则以“遗庙尚存人已杳,空余山色对潇潇”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惋惜与哀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李曾伯通过对武侯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武侯祠作为纪念诸葛亮的圣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激发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在南宋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对英雄精神的呼唤。

“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