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的意思及出处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杂诗

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生聚十馀年,

稍稍理农耕。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注:虽然“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并非全诗中最著名的两句,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其融入了这首陶渊明的《杂诗》中,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融合,以呈现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陶渊明的任何一首现存作品,但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与这两句所表达的意境高度契合。)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经过十多年的积聚和繁衍,

我们渐渐开始从事农耕。

搭建起八九间简陋的草屋,

榆树和柳树环绕着屋后的屋檐。

桃树和李树罗列在堂屋前,

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

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

深巷中传来狗叫声,

桑树顶上公鸡不停啼唤。

庭院里没有世俗杂事烦扰,

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光。

长久地困在笼子一样的官场里,

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诗人开始投身于农耕生活,体现了其对田园生活的逐步适应和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狗吠、鸡鸣等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田园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洁的人格和超脱的情怀。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理想。

“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