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的释义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桃源行

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的释义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只恐流尘半掩关。

洞门千仞倚岩扉,松径阴森碧藓微。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行人归。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春日的山光水色,桃花夹岸,古渡口旁,桃花盛开,乘舟而行,远远望见两岸盛开的桃花,一路行去,溪水的尽头就是桃花林,在山谷的出口处,渔舟才慢慢进入桃花林,山势逐渐开阔平坦,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处云树攒聚的地方,近看却见到了一片繁花盛开的竹林,有人家居住,渔人向樵夫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从秦汉时期躲避战乱,隐居在这里的,居民还保留着秦代的服饰,这里的居民共同居住在武陵源,从世外开辟出田园,晚上,明月映照着松林下的房屋,清晨,鸡犬的叫声在山中回荡,突然听说有俗客来访,惊动了这里的居民,大家争着把客人领到自己家里,询问外面的事情,每天清晨,街巷里打扫花径,傍晚,渔樵乘水而入,当初,他们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人间仙境,后来,他们成仙了,就再也没有回去,峡中的居民哪里知道人世间的事情呢?世人遥望这里,只见空中有云雾缭绕的云山,我不怀疑仙境难寻,只怕世俗的尘埃会遮住仙境的门户,洞口高高的门扇向着岩石的缝隙,松林中的小路阴森森的,长着青苔,想要探访桃源,沿着溪水的道路前行,忽然听到鸡犬的叫声,有人从山中归来,找到了桃源,就可以避开秦末的战乱,桃花又开了一季,春天又来了,不要让桃花随着流水飘走,怕有渔人再来问津,不要迷失了行客的路,这里可不是武陵溪可以轻易返回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展现了桃花源宁静、和谐、避世的理想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一句“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告诫人们不要迷失在世俗的道路上,这里的桃花源并非轻易可以返回的武陵溪,强调了理想社会的难得和珍贵。

赏析

王维的《桃源行》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诗中通过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展现了桃花源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和热情,诗人也通过对比现实社会和桃花源的不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最后一句“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更是点睛之笔,既告诫人们不要迷失在世俗的道路上,也强调了理想社会的难得和珍贵,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维的《桃源行》是受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启发而创作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这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深深吸引了王维,他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出了这首《桃源行》,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维通过描绘桃花源这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