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的意思及出处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的意思及出处

题名:《中庸之道》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

心无偏倚处,万物自归真。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学者,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的统治者影响很深,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译文

要时常保持中正之道,不可一顿饭的时间就违背了它,心中没有偏倚之处,万物自然回归本真。

释义

“要常处於中”强调了中庸之道的核心,即保持中正、不偏不倚的态度;“不可违终食”则进一步说明,这种中正之道应该时刻保持,不能片刻偏离;“心无偏倚处”是对内心状态的描述,指内心没有偏向任何一方,保持平衡;“万物自归真”则表达了当内心达到这种平衡状态时,万物都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其本真。

赏析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表达了朱熹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推崇,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以达到和谐与稳定,朱熹通过这首诗,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刻领会其精髓,他也通过“万物自归真”这一表述,强调了中庸之道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创作背景

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朱熹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传播,来引导人们走向正道,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好符合朱熹的这一愿望,他创作了这首诗来阐述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并希望人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这首诗也反映了朱熹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