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的意思及出处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逃学记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的意思及出处

清·袁枚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

书卷无心恋课室,江湖有意逐渔蓑。

柳丝垂岸风初暖,花影摇窗日已斜。

回首当年嬉笑处,童心未泯梦犹赊。

作者及朝代

作者:袁枚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了他三十年的文学生涯,他是清代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译文

小沧浪馆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小时候(丱角,指幼年)我常常逃学经过那里,对书卷无心留恋,不喜欢待在课室里,却对江湖生活充满向往,想要像渔人一样生活,柳丝垂挂在岸边,春风初暖;花影摇曳在窗前,太阳已经西斜,回想起当年在这里嬉笑玩耍的情景,童心依旧未泯,梦想依然遥远。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自己幼年逃学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童年的怀念,诗中“小沧浪馆”是作者熟悉的地方,也是逃学的必经之路,象征着对束缚的逃离和对自由的追求,书卷与江湖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选择。

赏析

袁枚的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顽皮与不羁,通过“小沧浪馆”这一具体地点,勾起了读者对童年时光的共鸣,诗中“书卷无心恋课室,江湖有意逐渔蓑”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对书本知识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而“柳丝垂岸风初暖,花影摇窗日已斜”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温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袁枚在晚年时期,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而创作的,袁枚一生热爱自由,不拘小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性格的写照,通过回忆逃学的经历,袁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童年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教育制度的某种不满和反思,在清代,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学子为了功名而埋头苦读,袁枚的这首诗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对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