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的解释

9个月前 (12-23)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尉佗楼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的解释

唐·许浑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

万里海门秋色静,五更风笛月明愁。

渔人网集寒潮晚,估客帆随暮雨收。

唯有越禽南去尽,洞庭秋水自东流。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称他为“许浑千首湿”,代表作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咸阳城东楼》等。

译文

当我登上尉佗楼,归心似箭,一眼望去,晴日里的一点轻烟中隐约可见那渡口的轮廓,万里海门之外,秋色宁静而深远,五更时分,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月光下更添几分愁绪,渔人们傍晚时分收网归家,商船也随着暮雨收起帆篷,只有那些南飞的越地禽鸟,尽数离去,而洞庭湖的秋水依旧向东流淌不息。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尉佗楼远眺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秋日渡口、海门秋色、风笛月明、渔人归舟、商船收帆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愁绪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许浑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联“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同时以“一点晴烟”勾勒出远望渡口的朦胧之美,颔联“万里海门秋色静,五更风笛月明愁”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愁绪,风笛与月明的结合,更添几分凄清之感,颈联“渔人网集寒潮晚,估客帆随暮雨收”则通过渔人和商船的活动,展现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尾联“唯有越禽南去尽,洞庭秋水自东流”以越禽南飞和洞庭秋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思乡之情来看,很可能是许浑在外游历或任职期间,登上尉佗楼远眺家乡方向时所作,尉佗楼作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可能激发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佳作。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