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33

诗词原文

骠骑将军

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

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

徒步就能夺得胡人的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凶猛的白额虎,

耻于倚仗将军的威势,哪里肯借助他人的名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将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不依赖权势、不借重他人名声的独立精神,首句“少年十五二十时”点明年龄,正值青春年少;次句“步行夺得胡马骑”表现其勇猛善战,能徒步夺取敌人的战马;第三句“射杀山中白额虎”进一步强调其武艺高强,连山中凶猛的白额虎都能射杀;末两句“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则直接表达了将军的自尊自强,耻于倚仗将军的威势,也不肯借助他人的名气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塑造了一个英勇独立、自尊自强的年轻将军形象,诗人通过描绘将军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末两句“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独立精神和自尊自强的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维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有关,在唐代,虽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仍然存在一些依赖权势、借重他人名声的现象,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个人独立精神和自尊自强的追求,王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诗人的个人追求。

“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