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1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这两句诗出自南朝宋时期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十八》,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下一句是什么?

拟行路难·其十八

南朝宋·鲍照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梧桐。

荣华晔晔何所终,长与西川逝水同。

泸水宵征急,澜沧昼泝迟。

玄猿不复啸,白鹤时来飞。

念此百草腓,石田罹清霜。

膏泽且为喜,况乃清时翔。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擅长乐府诗及七言歌行,风格劲健奔放,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鲍照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昔日的柏梁台,如今已变成废墟,长满了野草?你难道没有看见那阿房宫,如今寒云笼罩,野鸡在梧桐树上栖息?曾经的荣华富贵都到哪里去了呢?它们都像西川的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泸水夜晚的征途是多么急迫,澜沧江白天逆流而上又是多么缓慢,那些玄猿不再长啸,只有白鹤偶尔飞来,想到这里,百草都已枯萎,石田也遭受了清霜的侵袭,即便是得到一点雨露的滋润也会感到欢喜,更何况是在这太平盛世里翱翔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柏梁台、阿房宫等历史遗迹,都是曾经辉煌一时的象征,但如今都已化为乌有,诗人以此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荣华富贵终将成为过眼云烟的道理,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强烈对比,突出了世事无常的主题,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玄猿不复啸,白鹤时来飞”等句,既描绘了环境的凄凉,又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结尾处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朝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重用和赏识,这种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使他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不满,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拟行路难·其十八》是鲍照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世事无常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复杂,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