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鹧鸪天·绣阁娇慵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出自哪首诗?

宋·晏几道

绣阁娇慵对晚晴,厌他轻薄一春情。

重门深闭无人到,窗下斜阳伴我明。

花落尽,燕归程,柳丝长玉骢难系情。

空留离恨满江南,夜合花前日又暝。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工于言情而能自寓身世,在北宋词坛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有《小山词》一卷传世。

译文

在绣阁中,她慵懒地对着傍晚的晴朗天空,心中厌烦了那轻薄的一春情愫,重重门户紧紧关闭,无人能够到达这里,只有窗下的斜阳陪伴着我度过这漫长的时光,花儿已经落尽,燕子也踏上了归程,长长的柳丝难以系住那离去的情郎,只留下满腔的离恨弥漫在江南,夜合花前,日复一日,黄昏又至。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春日傍晚的孤独与哀愁,她厌倦了轻薄的爱情,选择将重门深闭,独自面对斜阳,表达了她对过往情感的失望与决绝,花落燕归,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而柳丝难系情,则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离恨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绣阁娇慵”、“厌他轻薄”等词句,展现了女子对轻薄爱情的厌倦与自我封闭;下片则以“花落尽”、“燕归程”等自然景象,烘托出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最后以“空留离恨满江南”收束全词,将女子的离恨之情推向高潮,全词意境凄美,情感真挚,是晏几道词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或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而创作,宋代社会风气开放,但深闺女子仍受到诸多束缚与限制,她们的情感世界往往复杂而微妙,晏几道通过这首词,细腻地刻画了深闺女子的孤独与哀愁,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与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世界的忽视与冷漠。

“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