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的释义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的释义

伤田家二首·其二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

巧名一任吏胥改,薄籍常存天地间。

作者简介

聂夷中,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出身贫寒,曾长期流寓华阴等地,以耕读为业,咸通十二年(871年)登进士第,曾任华阴县尉等职,他的诗作多反映农民疾苦,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反映民生疾苦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每年农民都要缴纳足够的赋税给官府,以至于他们的箱子里还有多余的布匹,甑里还有剩余的粮食,尽管官吏们巧立名目,随意更改簿籍,但农民们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生活结余,这些记录将永远存在于天地间。

(注: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了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在缴纳完沉重的赋税后,依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场景,通过“年年纳得官家足”一句,反映了农民对官府的赋税负担的承受;而“箧有馀布甑有粟”则展示了农民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一定生活水平的现状,也隐含了对官府巧立名目、剥削百姓的批判。

赏析

聂夷中的这首诗以农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官府的残酷剥削,诗中“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两句,既表现了农民对官府的无奈顺从,又展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批判。

创作背景

聂夷中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时代,封建剥削日益加重,农民生活困苦不堪,聂夷中出身贫寒,对农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的诗作多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这首《伤田家二首·其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聂夷中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也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年年纳得官家足,箧有馀布甑有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