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全诗是什么?

《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心惜灵龟小,形随罟网牵。

智哉山屈蟠,无取巧自全。

毕竟恃鲲鹏,乘风得高迁。

枭雄徒揖让,肮脏自山林。

伊优自朝市,语默岂关身。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他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拾遗,开元四年(716年),迁左补阙,娶宰相中书令张说之女为妻,迁中书舍人,开元十一年(723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成为宰相,开元十三年(725年),封始兴县开国伯,迁太子少傅,开元十七年(729年),改任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受封曲江县开国公,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荆州长史、知江陵府事,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寄托深远而留名千古,有《曲江集》传世。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雄鸟在山林里过得自在,而谄媚者却在朝廷里苟且偷生。

释义

“肮脏自山林”意指那些品德高尚、不愿同流合污的人选择隐居山林,保持自己的清白与正直。

“伊优自朝市”则是指那些在朝廷或市井中,为了个人利益而谄媚逢迎、失去原则的人。

赏析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是他借物抒怀、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组诗,在这组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以及自身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前者代表了那些坚守节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士,他们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保持自己的清白与正直,而后者则是指那些在朝廷或市井中,为了个人利益而谄媚逢迎、失去原则的人,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张九龄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之士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对谄媚逢迎者表示了深深的鄙视与不屑,他的这种态度与立场,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品格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正直与谄媚的普遍态度与价值取向。

创作背景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这一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政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时期,张九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通过这组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与不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与追求。

在这组诗中,“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张九龄个人情感与志向的真实写照,他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之士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对谄媚逢迎者表示了深深的鄙视与不屑,这种态度与立场,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品格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正直与谄媚的普遍态度与价值取向。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