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最好花常最后开。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最好花常最后开。全诗是什么?

杂诗

宋·苏轼

此身长短百年中,

会短会长俱是梦。

何事风光不占多,

最好花常最后开。

作者及朝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作者简介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逝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101年),享年六十六岁,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其人格魅力也为人所称颂。

译文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无论是短暂的相聚还是长久的离别,都像是梦境一般虚幻,为何美好的风光总是不长久占据呢?原来最好的花朵往往是在最后才绽放。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将美好的事物比作最后绽放的花朵,强调了珍惜当下、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苏轼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是通过描绘一种自然现象——花朵的最后绽放,来隐喻人生的美好往往是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和等待之后才得以实现的,这种表现手法既含蓄又深刻,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还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他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他相信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就像那最后绽放的花朵一样,这种乐观精神不仅鼓舞了苏轼自己,也激励着后人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中可以推测出他当时可能正处于一种人生低谷或困境之中,面对人生的波折和挫折,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消沉,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应对,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和体现,通过描绘花朵的最后绽放来隐喻人生的美好终将到来,苏轼以此激励自己要保持乐观和坚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最好花常最后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