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曾歌明月照边关,换羽移宫玉树残。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临高台

曾歌明月照边关,换羽移宫玉树残。出自哪首诗?

唐·陈子昂

临高台以轩今兮,

下临风之长川。

观夫状以凭乐兮,

瞰长安之旧居。

曾歌明月照边关,

换羽移宫玉树残。

倾夺邻国而长大兮,

细腰艳舞究竟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年)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人告发他,说他曾“为逆党羽”,因而被捕入狱,下狱二年,遭贬谪,后遇赦得归,40岁(久视元年700年)时,任右卫胄曹参军,41岁(长安二年702年),任尚书省右司员外郎(从六品上),不幸因病逝世,终年四十二岁。

译文

登上高台放眼远望啊,

俯瞰着浩荡的长川。

观赏这景象以寄托欢乐啊,

俯瞰着长安的旧居。

曾经歌唱明月照耀着边关,

曲调变换宫调玉树凋零。

掠夺邻国而日益强大啊,

细腰艳舞年复一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曾歌明月照边关”一句,既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换羽移宫玉树残”则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美好事物的凋零,后两句则通过“倾夺邻国而长大”和“细腰艳舞究竟年”的对比,反映了唐朝的强盛与奢靡之风。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盛衰的深刻思考,诗中“曾歌明月照边关”和“换羽移宫玉树残”两句,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战士的豪情,又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唐朝在强盛背后的奢靡与危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子昂仕途不顺、对现实深感忧虑的时期,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陈子昂对唐朝的盛衰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揭示了唐朝在强盛背后的危机和奢靡之风,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子昂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曾歌明月照边关,换羽移宫玉树残。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