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杂诗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南朝·宋

作者:谢灵运

朝日照高林,清风吹我襟。

园柳变鸣禽,阶前众草新。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时逝感衰疾,常恐微躯捐。

冀愿乘白日,暂得遗尘缘。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将穷山海迹,永绝人寰音。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佛学家、旅行家,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谢灵运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是一位热衷于游历山川的旅行家,其足迹遍布江南各地,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

译文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高大的树林,清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襟,园中的柳树上传来了变换的鸟鸣声,台阶前的各种小草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漫长的初秋夜晚即将过去,明亮的月亮即将圆满,果菜开始重新生长,受惊的鸟儿还没有归来,时光流逝,我时常担心自己这衰弱的身体随时可能消逝,我希望能乘着日光,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牵绊,就像扬雄(字子云)那样,最后选择离开尘嚣,挥动马鞭,思考着远行的征途,我将穷尽山海之间的足迹,永远断绝与人间的联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弱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一句,借用了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扬雄那样,摆脱世俗的束缚,去追寻心中的理想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抒发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健康的忧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一句,不仅借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谢灵运作为山水诗开创者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谢灵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官场的勾心斗角,多次请求外任,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也借用了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像扬雄那样,远离尘嚣,去追求心中的理想世界,这种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思想,不仅反映了谢灵运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代表了当时一部分士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