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的解释

9个月前 (12-25)诗词赏析16

关键词“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的解释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

禽兽又何足,槐榆安可量。

作者简介

鲍照(约公元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诗文辞藻华丽,风格峻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鲍照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苦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边亭的报警文书一到,烽火传到了咸阳城,朝廷立即征兵驻守广武,又派兵去救援朔方,深秋时节,战士们的筋骨更加坚韧,敌人的军队也精锐而强大,天子愤怒地按剑而起,使者们在路上遥遥相望,军队像雁群一样沿着石径行进,又像鱼儿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渡过桥梁,箫鼓声中传递着汉家的思绪,旌旗和铠甲上覆盖着胡地的寒霜,大风从边塞吹起,沙砾随风飘扬,战马身上的毛缩得像刺猬一样,角弓也冻得无法拉开,时局危难时才能看出臣子的气节,社会混乱时才能识别出忠良,我愿投身疆场,报答英明的君主,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既然能够渡过艰难险阻,又怎会害怕跋涉遥远的路程呢?禽兽又怎能与我相比,那些平庸之辈又怎能衡量我的价值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畏精神,以及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勇往直前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热情歌颂,诗中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宏大描绘,又有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深刻刻画,特别是“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现实却让他屡屡受挫,在这样的背景下,鲍照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抗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鲍照内心的激情和力量,以及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