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5)诗词赏析15

这首包含关键词“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沈佺期的《蓟北旅思 / 送陈七至三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下一句是什么?

《蓟北旅思 / 送陈七至三河》

唐·沈佺期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辉。

秦筑长城城已坏,汉家天子今不归。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非。

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羽旄。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羽旗。

凯歌应十里,归路似虹霓。

作者简介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谗陷宋之问被流放驩州,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擅长五言律诗,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

译文

燕地的歌声还未断绝,塞外的鸿雁已经高飞;放牧的马群在边草上嘶鸣,闪耀着光辉,秦朝修筑的长城已经毁坏,汉朝的天子如今也不再归来,自古以来征战不断,虏敌始终未能肃清,如今的天兵也非昔日的模样,秋天的阴云笼罩着斥堠,白天的阳光惨淡如同虹霓,瀚海波涛汹涌,阴山千里雪飘,遥远的戍所烽火危急,层峦叠嶂间旗帜飘扬,军队缓缓卷起旆旌,饮马长城之外,寒沙上留下骑兵的足迹,北风吹断了边地的声音,胡地的尘埃被清除,玉塞变得清明,羌笛的韵律与金钲相和,大漠上的干戈已经收起,车马队伍振奋着羽旗,凯歌应当响彻十里,归路如同彩虹般绚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阴云、白日的惨淡、瀚海的波涛、阴山的雪景等自然景象,以及军队出征、烽火危急、旆旌卷起的战争场景,营造出一种悲壮而苍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燕歌未断到牧马群嘶,再到长城毁坏、天子不归,逐步深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和战争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这一句,通过秋阴和虹蜺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惨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佺期在边塞地区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唐朝边境战事频繁,诗人身处边塞,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向往和平的心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唐朝社会的政治和军事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