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6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全诗是什么?

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桃叶斜街住。

门前桃杏树交加,行客来时觅酒家。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我思旧日长如年,君去经年音信绝。

孤灯寂寂夜萧萧,此心悠悠君应觉。

山边水畔正踌躇,欲往城边畏白徒。

托身空谷人不见,贱妾茕茕守茅屋。

蛾眉紧敛更攒眉,一春鱼雁无消息。

鼙鼓喧喧动洛阳,旌旗猎猎满街路。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不成乡。

关东一败萧墙内,河朔连兵又战场。

天子尚蒙尘于外,京国亦颠沛于中。

秦川满目苍凉地,千里迢迢尽胡尘。

征客去来烟水畔,居人闲卧竹篱边。

中宵忽有山猿啸,明月愁人独上楼。

别君时短鬓初苍,及此相逢各老苍。

他日参差还似此,西风惆怅绿波凉。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名声大振,乾宁元年(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天祐元年(904年),入蜀依附王建,历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等职,天成元年(926年),韦庄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左仆射,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战鼓声隆隆震动着洛阳城,旌旗猎猎飘扬在满街道路。

号令一变旗帜纷乱,战鼓声干草木枯黄。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战鼓声隆隆震动,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频繁;旌旗猎猎飘扬,则显示了军队的庞大和混乱,而“号变旗幡乱”意味着军队的指挥系统出现了混乱,号令不一;“鼙乾草木黄”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战鼓声干使得草木都显得枯黄,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赏析

韦庄的《秦妇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一位秦地女子的口吻,叙述了从黄巢起义到唐朝衰亡的历史变迁,以及她个人的悲惨遭遇,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秦妇吟》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前后,当时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击了这场大动乱,在黄巢败退之后,韦庄回到洛阳,追记这段历史,写下长诗《秦妇吟》,这首诗通过一位秦地女子的口吻,叙述了从黄巢起义到唐朝衰亡的历史变迁,以及她个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就是对韦庄的《秦妇吟》及其关键词“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的详细解析。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