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的释义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和董传留别

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的释义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准备择婿之车,由于眼花而不能看清楚那美丽的车子,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金石铭刻的文字,我鄙弃那些如秕糠般无价值的文章。

释义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友人董传的,诗中赞美了董传虽然生活贫困,但胸有学问,气质非凡,他不愿与老儒们一起过着清苦的生活,而是选择参加科举考试,希望有所作为,虽然囊中羞涩,无法享受富贵生活,但一旦科举得中,他的才华将得到世人的认可,他的文章将如金石般不朽,而那些平庸之作则如秕糠般被唾弃。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董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首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以粗衣劣布与满腹诗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董传的内在气质,颔联“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则表达了董传不愿与老儒为伍,决心参加科举考试的决心,颈联“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以囊空如洗、眼花缭乱的形象,描绘了董传的贫困与对未来的期待,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则是对董传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他才华的肯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送别友人董传时所作,董传生活贫困但好学不倦,胸有学问,苏轼对董传的才华和志向十分赞赏,因此在送别之际写下这首诗以勉励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董传的赞美和祝愿,也体现了苏轼对学问和人才的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对士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士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和期待。

“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