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这两句诗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瞻的《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出自哪首诗?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

朝代:南朝宋

作者:谢瞻

祗召崇贤彦,登朝列羽仪。

饯离班饯会,迥路起凄其。

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际。

夏木转幽岫,秋云变阳陂。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日夕怀我友,山川各何异。

归欤岂道远,宇宙犹西偏。

常恐鹰鹯击,时菊委荒田。

寒暑迭相推,日月忽已周。

迥舟待洪泽,策马步陇愁。

岂不恋明藻,道异难久留。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

作者简介

谢瞻(353年-408年),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至南朝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诗人谢灵运从兄,宰相谢安兄子,谢瞻年幼时便聪慧过人,初任桓伟安西参军,后历任太尉主簿、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裕称帝后,谢瞻迁侍中,领前军长史,永初三年(404年),谢瞻因病辞官,授光禄大夫,元嘉五年(408年),谢瞻病逝,时年五十六岁,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宣”,谢瞻擅长诗赋,文辞之美,与族叔谢混、族弟谢灵运相当,时人称为“三谢”。

译文

(此段译文为全诗大意,重点解释关键词所在句)

在朝廷的征召下,贤能的才俊们得以尊崇并位列朝班,在离别的宴会上,我们即将踏上遥远的路途,心中充满了凄凉,远望山峦,白云缭绕;远望平原,水流无际,夏日里,树木在幽深的山谷中转绿;秋日里,云彩在阳坡变幻,就像灞桥边眺望长安,河阳处遥看京城,我时刻怀念着我的朋友,但各地的山川又有何异呢?归去吧,难道路途真的很遥远吗?宇宙之大,我们所在的不过是西方的一隅,我常常担心被奸邪之人所害,就像时令之菊在荒田中凋零,寒暑交替,日月如梭,时间匆匆流逝,我等待着洪水退去以便乘船,却又因行走在陇地而忧愁,我难道不眷恋这光明的朝廷吗?只是道路不同,难以长久停留,但终究有一天,我会像山崑冈上的美玉一样,被举荐到清庙之中,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

释义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最终我将会像山崑冈上的美玉一样,被举荐到清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象征朝廷)之中,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谢瞻在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特别是“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瞻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他身处南朝宋初年的动荡时期,虽然朝廷征召贤才,但政治环境复杂,官场竞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谢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学才华。

“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