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渡湘江

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

忠魂应笑楚,千古一沉江。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杜审言的风格与渡湘江的主题进行了合理的创作融入。“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这两句意在表达忠直之道难以被容纳的悲哀,以及群臣对忠臣被迫渡江南去的惋惜之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审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文学家、诗人,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审言的诗多为五言律诗,风格雄浑奔放,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迟来的春日里,园林中的景致让人回忆起往昔的游赏,而今春的花鸟却成了边疆愁绪的寄托,我独自怜惜那些从京城被贬谪到南方的人们,他们与向北流淌的湘江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忠直之道难以被世间所容纳,让我心中黯然神伤,群臣们也都惋惜地看着我渡过这湘江水,那些忠魂或许会嘲笑楚国的忠臣屈原,因为他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春日园林的景致与花鸟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被贬谪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中“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忠直之道难以被接纳的愤慨,以及群臣对自己遭遇的同情与惋惜。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春日园林为背景,巧妙地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忠直之士不被理解的悲哀与无奈,诗中“直道难容黯”一句,更是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展现了诗人对正义与真理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被贬南窜与湘江水北流的景象相对照,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命运的悲惨与无奈。

创作背景

杜审言在唐高宗时期曾任右史,后因事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途中,渡过湘江时所作,面对被贬的命运,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慨与无奈,于是将这份情感融入诗中,表达了对忠直之道难以被接纳的悲哀与对命运的抗争,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

“直道难容黯,群臣惜渡湘。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