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的解释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咏史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的解释

朝代:魏晋

作者: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人生贵得意,怀抱何足言。

富贵苟难图,途路日蜿蜒。

莫饮贪泉水,休濯浊缨流。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

多言何所益,空使岁华惊。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余木,岖崿限重崖。

黄鸟时鸣春,青条复结夏。

淹留岂无成,日暮岁将晏。

梧桐生南冈,柔条仰霜霰。

凌霄委蔓草,冷翠蔽寒烟。

志士失路途,病马怀北辕。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泓潭,右盼樛木枝。

俯仰生姿媚,顾眄光溢霓。

岂为明月佩,遂使芳华驰。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左思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早年曾学习书法和鼓琴,但都不成功,后来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咏史诗和赋最为著名,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这晴朗的天空下,明亮的日光照耀着神州大地,皇宫内的高楼大厦,如同云彩般漂浮在空中,高大的门庭内,住满了王侯贵族,如果不是那些攀附权贵的人,又为何会突然来到这里呢?我穿着粗布衣服走出皇宫的大门,大步流星地追赶着古代隐士许由的脚步,我站在千仞高的山冈上振衣,在万里的河流中濯足,人生最重要的是得意自在,心中的抱负又何必多说呢?如果富贵难以谋求,那么前进的道路就会曲折蜿蜒,不要去喝那贪泉之水,也不要去洗那被浊水玷污的帽缨,常常评价白色的素布和紫色的败絮,哪一个比被浊水玷污的帽缨更清白呢?说太多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让岁月白白流逝而感到惊讶,我慷慨地回忆起过去的情谊,但这份情感已经长久地离去了,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十年,我暂时被世俗所羁绊,庭院中的树木遮蔽了阳光,崎岖的山崖限制了视线,黄鸟在春天鸣叫,青条在夏天结出果实,我在这里停留难道没有成就吗?但日暮西山,岁月已经将近尽头了,梧桐树生长在南方的山冈上,柔软的枝条仰望着霜雪,藤蔓缠绕着凌霄花,冷翠的枝叶遮蔽了寒冷的烟雾,有志之士迷失了道路,病马怀念着北方的归途,我长啸一声,激起了清风,但我的志向却像东吴一样遥远,即使是一把铅刀,也珍贵于它能有一次切割的机会,我梦想着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释义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们常常评价白色的素布和紫色的败絮(比喻清贫与高贵、纯洁与污浊),哪一个比被浊水玷污的帽缨更清白呢?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白的坚守和对污浊的唾弃。

赏析

这首诗是左思的咏史诗之一,通过描绘古代王侯贵族的奢华生活和自己的清贫境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清白的坚守和对污浊的唾弃,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古代王侯贵族的奢华生活和自己的清贫境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也通过对比和寓意的手法,表达了对清白的坚守和对污浊的唾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体现了左思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