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游子吟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岁暮田舍寒,禾黍已入仓。

儿孙还相顾,一室尽欢康。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这里仅选取了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孩子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走到父母面前,询问他们心中所想,我(诗人)归来时天色已晚,在西涧边饮水喂牛,虽然饥饿劳累,但我不以为苦,反而因为天降甘霖而欢喜,粮仓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徭役却还未停止,想到自己不事农耕,却享受着来自乡里的俸禄,心中感到惭愧。

释义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对父母的体贴与关心,他们通过观察父母的脸色,揣测父母的心思,并主动上前询问,表现出一种孝顺和懂事的态度。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与孝顺,通过“窥颜色”和“趋庭问所思”两个动作,诗人将孩子的细心与体贴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它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更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体现,这两句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孝顺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这首诗创作于他晚年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家庭、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和关心,表达了自己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向往,他也通过对比自己与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家庭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