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的解释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的解释

《宴西湖》

宋·林景熙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

波光摇落日,树色带斜阴。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襟。

作者简介

林景熙(约1242年—约1323年),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至元初诗人、书法家,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北敖峰山麓前村,讲学授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各地,名重一时,著作丰富。

译文

高楼台阁耸立在碧绿的山峰之上,一条小径通向湖心深处,在东湖边举杯畅饮,期待着捷报频传的好消息,同时也期盼着能催促着高官们一同来西湖畅饮沉醉,波光粼粼的湖面摇曳着落日的余晖,树木的阴影在斜阳下渐渐拉长,这里的景致充满了真挚的意趣,哪里还需要去理会尘世的纷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其中的闲适心境,首联写楼台高耸,小径通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环境;颔联则通过“把酒”和“伫催”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高官的期盼;颈联描绘了湖光树色,落日余晖,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美景;尾联则点明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强调了此中真意趣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楼台耸碧岑”、“波光摇落日”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诗人也通过“把酒”、“伫催”等动作,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尾联则点明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景熙隐居平阳期间,在南宋灭亡后,林景熙选择了隐居不仕,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他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西湖作为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自然成为了他笔下的重要题材,在这首诗中,林景熙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自己在其中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

“把酒东湖需捷奏,伫催公衮醉西湖。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