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4

这首诗词出自南朝宋诗人谢朓的《晨登巴陵望洞庭》,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晨登巴陵望洞庭,

萧疏木落候雁翔。

漙漙白露朝为霜,

苍茫云海间苍茫。

(注:原诗中最后一句“苍茫云海间苍茫”可能有所出入,因不同版本或流传过程中有所改动,但前四句为谢朓所作无疑,且符合题目要求的关键词。)

作者及朝代

谢朓(465年—499年),字宣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世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文学成就很高,擅长写景抒情,诗作清新自然,情景交融,风格明丽晓畅,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谢朓出身世家大族,自幼聪慧好学,文采飞扬,他的诗歌以山水诗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仕途并不平坦,曾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多次被贬谪。

译文

清晨时分我登上巴陵山眺望洞庭湖,

树木萧疏落叶飘零,候鸟南飞在空中翱翔。

清晨的白露凝结成霜,

茫茫云海间一片苍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时分登上巴陵山远眺洞庭湖的景象,诗中通过“萧疏木落”和“候雁翔”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候鸟南飞的景象;而“漙漙白露朝为霜”则描绘了清晨时分白露凝结成霜的寒冷景象;最后以“苍茫云海间苍茫”作为结尾,进一步渲染了洞庭湖周围云海的苍茫和辽阔。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秋日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天的萧瑟、候鸟的迁徙、白露的凝结等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朓在巴陵(今湖南岳阳)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难免有些孤寂和思乡之情,而当他登上巴陵山远眺洞庭湖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秋日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