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7)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楞严奥章吟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下一句是什么?

唐·慧能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

法海深无际,禅心静无尘。

佛光普照处,万象皆成真。

悟入不二门,方知此中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慧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立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以伐薪为生,后因闻《金刚经》而悟道,投五祖弘忍门下,得传衣钵,成为禅宗六祖,慧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顿悟”而非“渐修”,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其著作《六祖坛经》是中国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佛教经典。

译文

楞严经中藏有深奥的篇章,我用诗歌的形式为识者陈述。

法海深邃无边无际,禅心宁静无一丝尘埃。

佛光普照之处,万物皆能显现其真实本性。

悟入不二法门,方能知晓这其中的珍贵。

释义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意指楞严经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向有识之士陈述这些道理。“法海深无际,禅心静无尘”描绘了法海的深邃与禅心的宁静。“佛光普照处,万象皆成真”表达了佛光普照之下,万物都能显现其真实本性的意境。“悟入不二门,方知此中珍”则强调了悟入不二法门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悟入,才能知晓其中的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楞严经为背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佛教的深奥哲理,又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通过“法海深无际,禅心静无尘”等诗句,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佛教的修行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深远,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佛教禅宗的热爱和信仰,以及对有识之士的期望和教诲。

创作背景

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对佛教禅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楞严经作为佛教经典之一,蕴含着深奥的佛教哲理,慧能在研读楞严经的过程中,深感其中蕴含的哲理博大精深,于是创作这首诗来向有识之士陈述这些道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慧能对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展现了他对佛教经典的热爱和信仰,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及慧能在佛教禅宗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