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的解释

9个月前 (12-27)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杨花扑砚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的解释

宋·杨万里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

风送春归春已尽,雨来花谢花无情。

墨池水浅笔锋涩,砚石山高日影横。

欲问东君何处去,空余芳草伴人行。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译文

姚黄魏紫这些名贵的牡丹花不知去向何方,唯独有柳絮轻盈地飘落在我的砚台上,春风带走了春天,春天已经消逝,雨水打落了花朵,花朵显得如此无情,墨池中的水变浅了,笔锋也因此变得涩滞,砚台旁的山峰高耸,日光斜照其上,想要询问春神去了哪里,只留下满地的芳草伴随着我前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姚黄魏紫(名贵牡丹)与杨花(柳絮)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无常的感悟,姚黄魏紫象征着繁华与高贵,而杨花则代表着平凡与短暂,诗中“风送春归春已尽,雨来花谢花无情”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自然的变迁,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姚黄魏紫知何许”以名贵的牡丹花起兴,引出下句“独有杨花扑砚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杨花的平凡与轻盈,中间两联“风送春归春已尽,雨来花谢花无情”和“墨池水浅笔锋涩,砚石山高日影横”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自然的无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尾联“欲问东君何处去,空余芳草伴人行”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变迁或感慨,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变迁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自然的无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这也可能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境,使得他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