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食笋十韵

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的意思及出处

唐·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新苔,素肌擘纤玉。

吾闻凤九雏,羽化皆食竹。

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残槎留碧节,嫩笋迸金芽。

野客闲为伴,溪僧静煮茶。

日餐何所荐,时果与山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这个竹乡之地,春笋长满了山谷,山民们折下一大抱,早早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竹笋数量众多,所以价格很便宜,两钱就能买一束,把它们放在炊甑里,和饭一起煮熟,紫色的笋壳裂开,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笋肉,我听说凤凰的九个雏鸟,羽化后都吃竹子,这竹笋的美味全都包裹在里面,真是佐酒的好东西,剩下的竹杈还留着碧绿的竹节,嫩笋则迸发出金色的嫩芽,山野之客把它当作闲时的伴侣,溪边的僧人用它来静静地煮茶,每天吃饭时用什么来下饭呢?就是时令的水果和山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竹乡春笋的丰收景象,以及竹笋的美味和人们的食用方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笋从采摘到烹饪的全过程,以及它作为美食和佐酒的佳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赏析

这首诗以竹笋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乡的美丽风光和竹笋的诱人美味,诗人以“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开篇,点明了地点和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等句,描绘了竹笋的采摘和售卖过程,展现了人们的勤劳和市场的繁荣,在描写竹笋的烹饪和食用时,诗人用“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等句,突出了竹笋的美味和佐酒的功能,使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竹乡之地游览时所作,当时,他看到了满山谷的春笋,感受到了竹乡的美丽和丰收的气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竹笋的美味和人们的勤劳,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也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