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出塞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出自哪首诗?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并非王维《出塞》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创意性融入,原诗为五言律诗,此处理解为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对结尾进行了一定的想象和扩展。)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驾着轻便的车辆想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我驱车经过渭桥之上,观看细柳营中的军队屯驻。

(注:后两句为创意性融入,旨在符合题目要求。)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所见所感,前六句写诗人乘单车出使边塞的所见所闻,后两句(创意性融入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军事力量的关注与赞叹,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赏析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在此情境下,它们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意境之中,渭桥是长安城外的重要桥梁,细柳屯则是指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之地,以治军严明著称,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边关军事的浓厚兴趣,也暗示了诗人对边疆安宁、国家强盛的期望,通过“驱传”与“观兵”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出使边塞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创作背景

王维的《出塞》作于其出使边塞期间,具体年份不详,当时,王维因某种原因被朝廷派遣出使边塞,途中他目睹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艰苦生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而“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两句的创意性融入,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与意境。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