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公无渡河,河水汤汤,连山嵯峨。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河水汤汤,连山嵯峨。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注:虽然“公无渡河,河水汤汤,连山嵯峨”并非此诗原句的直接连续出现,但整首诗围绕“公无渡河”的主题展开,且意境相符,原句中“河水汤汤,连山嵯峨”的意境在诗中有所体现,尤其是黄河的汹涌与周围环境的险峻。)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

译文

黄河之水从西方昆仑山发源,奔腾万里撞击着龙门山,波涛汹涌,尧帝都为此叹息,大禹治理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连孩子在家门口啼哭都不去管,他平息了汹涌的洪水,九州大地才开始了种桑养蚕的生活,洪水之患终于除去,留下的是茫茫的风沙,那个披头散发的老人又狂又痴,清晨时分来到河边想要做什么?旁边的人不心疼他的妻子阻止他,他还是苦苦地要渡过河去,老虎虽可捕捉,但河水却难以凭依,他果然被河水淹死了,尸体漂浮在海边,海中有长鲸,白齿如雪山,他被长鲸挂住,无法脱身,箜篌所奏的悲曲,他终究不能再听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汹涌澎湃和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一个狂人试图渡河而不幸溺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公无渡河”的反复吟唱,既是对狂人行为的劝阻,也是对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的警示。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黄河的壮丽与凶险、大禹的英勇与无私、狂人的执着与悲剧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而独特的艺术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个人的经历和思想有关,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现实却常常给他带来挫折和困顿,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首诗也可能受到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影响,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和“公无渡河”的悲歌,这些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公无渡河,河水汤汤,连山嵯峨。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