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阴。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2

这首诗词出自南朝梁代诗人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阴。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阴。

芜已平子宅,苔始蔽山扃。

怅望南浦水,长怀西涧滨。

一去无还意,苍茫落日心。

作者及朝代

谢朓(465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犯忤权贵,被诬陷,下狱而死,其诗风清新秀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是南朝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谢朓年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初任豫章王府太尉行参军,后迁随王府文学,再迁建康令、尚书吏部郎,因不满当时政治腐败,而辞官隐居,后任宣城太守等职,世称谢宣城、谢太守,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有功,迁尚书吏部郎,永元元年(499年),因遭诬陷死于狱中,谢朓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诗作明净圆熟,描写山水风光尤为擅长,诗风清新自然,是南朝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旭日东升,灿烂的阳光照亮了京都飞檐翘角的层楼,景色壮丽,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茂盛的原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怀念啊,曾欢宴不息的朋友和家园!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般飞溅。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怀念家乡,谁的黑发能不为之变白?

野外的流水在秋天里显得更加清淡,庭院中的槐树在傍晚时分投下了阴影。

平子(指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宅院已经荒芜,山中的门户被青苔所遮蔽。

怅然地望着南浦的流水,怀念着西涧的滨岸。

一去不回啊,令我心中凄楚难当,落日苍茫啊,掩映着我内心的无限悲伤。

释义

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家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八句写登山所见景色,描绘了故都金陵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昌盛;后六句写眺望京师,抒发离别京城的怅惘之情,全诗以写景起笔,以抒情落笔,景寓情中,情随景发,景写得鲜明,情写得真挚,有景有情,扣人心弦。

赏析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景寓情,情随景发,如丽日晴空,疏朗开阔,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诗中的写景,既富有色彩感,又有流动感,两者相融,形成一幅幅清新明丽的自然山水图景,诗人善于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在景物的描绘中融注了诗人对故都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音调和谐流畅,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朓在宣城任太守期间所作,谢朓在宣城期间,经常游览山水名胜,这首诗就是他在傍晚时分登上三山(今安徽宣城境内)回望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京城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谢朓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阴。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