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的解释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断弦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的解释

唐·李冶

背人细捻玉纤纤,

作意轻拢翠袖边。

吹到耳边声尽处,

一条丝断碧云心。

作者简介

李冶,字季兰,号文姬,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唐代女诗人、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过人的诗才,六岁那年,曾作《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谐音“嫁”,其早熟早慧可见一斑,其父见诗,甚感不祥,认为此女长大后恐会成为一个不守妇道之人,将来必会败坏门庭、辱没祖宗,于是将她送入道观,李冶在道观中,除了研习经文外,更是博览群书,诗才更是与日俱增。

译文

她背着人轻轻地捻动着纤细的手指,情意绵绵地拢着翠色的衣袖,那悠扬的琴声吹送到她的耳边,直到声音渐渐消失的时候,琴弦却突然断裂,就像那碧云中的心弦被猛然扯断一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弹奏乐器时的情景,以及琴弦断裂时她内心的感受,首句“背人细捻玉纤纤”描绘了女子轻捻琴弦的细腻动作,次句“作意轻拢翠袖边”则表现了她的优雅姿态,后两句“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则通过琴弦的断裂,隐喻了女子内心的某种情感断裂或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弹奏乐器的情景,并通过琴弦的断裂巧妙地隐喻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前两句通过“细捻”和“轻拢”两个动作,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优雅姿态和细腻情感,后两句则通过“声尽处”和“丝断”两个意象,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并巧妙地与琴弦的断裂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冶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和道士,李冶在道观中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但她对情感和人生的感悟却异常深刻,这首诗可能是在她某个时刻,面对自己的情感困境或人生挫折时,通过描绘女子弹奏乐器和琴弦断裂的情景,来隐喻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失落感,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冶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