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的释义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的释义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寂静的前门紧掩着柴扉,面对苍茫暮色,我独自伫立,鹤的巢穴遍布松树之间,而拜访我的人却稀少得可怜,嫩竹节上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落尽,只剩下枯败的荷叶,傍晚时分,山色显得更加遥远,而经过整个冬天,溪水的痕迹还未完全消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寂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两句,以景寓情,既写出了山色的深远与冬水的未消,又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诗中通过“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等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反映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心境,而“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清幽与孤独。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两句,则以景寓情,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仕途顺利,但安史之乱后,他被迫接受伪职,后虽得赦免,但仕途已大不如前,晚年,他逐渐转向佛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寂寞,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薄晚固宜山色远,经冬犹未水痕销。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