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秋景

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

野旷天低秋气肃,风高云淡日光寒。

疏篱残菊香盈袖,败壁颓垣草满园。

此景此情何处寄,凭栏惆怅忆江南。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为文明白晓畅,四六尤工,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等,曾巩在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建树,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

译文

千山万岭经过秋雨的洗礼后,树林依然郁郁葱葱;尽管秋霜降临,万木却并未因此变得枯黄,原野空旷,天空显得格外低矮,秋天的气息肃杀而清冷;风势强劲,云彩稀疏,日光也显得寒冷而苍白,稀疏的篱笆旁,残败的菊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充盈衣袖;破败的墙壁和倒塌的围墙内,野草长满了整个园子,此情此景,我该向何处寄托我的思绪呢?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满怀惆怅地回忆起那遥远的江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等句,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生机与萧瑟并存的特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雨后山林的翠绿、秋霜下的林木未凋、原野的空旷、秋风的强劲、日光的寒冷以及残菊的香气和野草的茂盛,营造出一种既萧瑟又充满生命力的秋日氛围。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的思念,首联“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秋天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多样性,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通过原野的空旷、秋风的强劲、日光的寒冷以及残菊和野草的描绘,加深了秋日氛围的渲染,尾联“此景此情何处寄,凭栏惆怅忆江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将眼前的景象与对江南的思念相结合,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曾巩仕途不顺或身处异乡之时,面对秋天的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远方的故乡和曾经的岁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曾巩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