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上一句是什么?

秋行

唐·白居易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行人愁落日,去鸟苦迷途。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芜。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寒霜降临,万物凋零枯萎,源头的水流减少,溪谷变得干涸,行人在落日余晖中忧愁前行,飞鸟也因迷失方向而苦恼,暮色苍茫,无边无际,眼前尽是一片荒芜,回头望向下山的路,只见成群的牛羊在缓缓移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霜降之后,万物失去生机,水源干涸,溪谷变得荒凉,行人和飞鸟都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艰难前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暮色降临,眼前一片荒芜,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诗人以牛羊归群的景象作为结尾,给这荒凉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深秋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万物凋零、水源干涸的凄凉画面,诗人运用“霜高”、“万物枯”、“源水缩”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深秋的萧瑟和荒凉,诗人还通过行人和飞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氛围,在诗的结尾处,诗人以牛羊归群的景象作为转折,给这荒凉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和希望,使得整首诗在悲凉中又不失温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深秋时节行走于山间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或挑战,内心充满了愁绪和迷茫,他通过描绘深秋的萧瑟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